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當前正值暑期、汛期,我國部分地區接連遭受嚴重洪澇災害,尤其是在高溫高濕條件下,食品安全風險驟然增加。”29日,在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食品安全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柳軍如是說。
柳軍介紹,近日,國務院食安辦印發《關于加強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提出明確要求。地方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把保障食品安全擺在重要位置,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嚴陣以待,抓好暑期、汛期食品安全應對工作。
具體來講,要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排查內部隱患,認真做好清洗消毒工作,防止食品污染變質。要嚴厲打擊在受災地區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過期變質、受污水浸泡的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要及時發布食品安全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不購買、不食用被洪水或雨水浸泡、發霉變質、來源不明的食品,避免引發食源性疾病。要加強輿情監測和輿論引導,穩妥發布工作信息,及時澄清不實信息,回應社會關切。要強化應急值班值守,加強跨地區跨部門溝通協作,抓實抓細各項工作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針對民眾關心的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司長衛國鋒表示,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食品添加劑抽檢監測工作,每年都將其列為年度抽檢計劃重點任務。
衛國鋒介紹,市場監管總局統籌國家、省、市、縣四級抽檢力量,調用1200余家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全面排查食品添加劑濫用違法違規行為。今年上半年,市場監管部門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63.9萬批次,檢出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不合格食品1.2萬批次,主要是超范圍超限量使用二氧化硫、甜蜜素、脫氫乙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