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
最新出爐的2025年經濟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6605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不少網友給穩字當頭的中國經濟點贊。
在7月15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國民經濟頂壓前行、穩定運行,主要指標好于預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談及上半年經濟運行主要特點,盛來運概括為:“穩”的態勢持續、“進”的步伐堅定、“新”的動能累積、“暢”的循環改善?!吧习肽暌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經濟運行‘穩’。從觀察宏觀經濟的四大指標來看,增長是穩中略升。”他說,在保持經濟穩定運行的同時,各地堅定不移推動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從數據來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交出了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績單?!笔磉\坦言,這是在二季度以來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非常不容易。
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2024年“三新”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8%左右,新動能在積聚。
從上半年情況來看,新質生產力繼續在加快培育和成長。盛來運介紹,具體體現為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興產業茁壯成長、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綠色發展提質增效、產業改造升級加快。
據相關部門統計,1—5月份,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申請量接近500萬件,增長12.8%。與此同時,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從DeepSeek大模型到機器人馬拉松賽,從航空航天到無人駕駛,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左右,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為代表的“新三樣”綠色產業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
近期,不少國際機構包括一些投行對全球經濟預測發表展望報告,多數機構預測下半年全球經濟放緩,但這些機構大多不約而同調高了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這顯示了國際機構和投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從下半年情況看,盡管外部環境還有不確定性,內部結構調整壓力較大,但我們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是有支撐的。”盛來運分析道,上半年經濟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和成效,為完成全年目標打下較好基礎;宏觀政策協同發力,將為經濟穩定運行保駕護航。此外,多年來高質量發展大勢和實踐,凝聚了共識,積累了新動能,推進了經濟再平衡,提高了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