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記者30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各流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清醒認識災害性天氣的突發性、極端性、不確定性,落實落細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各項措施,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極端天氣監測預警,氣象等部門加強城市、鄉村、江河流域、水庫庫區等重點區域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水利部門加強洪水精準監測、強化防汛“四預”措施,為有效防御臺風和雨洪過程提供可靠支撐。進一步加強臨災預警提醒,在人口密集區及上游山丘區等地帶加強氣象、水文、地質聯合監測,及早發現山洪、滑坡、泥石流等險情跡象。持續完善各有關部門的預警與響應聯動機制,強化多部門聯合會商和信息共享,及時研判本行業領域風險,采取針對性響應行動措施。
通知強調,突出做好江河洪水的防御工作,科學調度防洪骨干工程,強化水庫、閘站等聯合運用,特別要做好蓄滯洪區運用準備。加強超警江河、超汛限水庫巡護查險,提前預置搶險力量物資,發揮“老把式”和新科技作用,用好專業技術力量,及時發現險情征兆,快速組織搶險處置。各類水庫水電站防汛“三個責任人”要到崗到位、履職盡責,強化巡查值守和應急搶護。
通知要求,科學調配救援力量和物資,根據災害風險形勢和搶險救援需求,特別是針對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區和涉水涉河重要基礎設施、超汛限水庫、超警堤段等,做好應急處突力量和救災物資裝備的預置布防,確保發生突發緊急情況后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置。加強抗洪搶險、排水除澇、應急發電等裝備配備,在高風險鎮村等預置衛星電話等應急通信裝備,努力保障極端條件下信息傳遞通暢。
此外,通知還要求盯緊守牢中小河流、堤防險工險段、中小病險水庫和“頭頂庫”、山洪災害風險區和地質災害隱患點以及低洼易澇區、施工工地、養老院、中小學校、醫院等防汛薄弱環節和重點區域,迅速開展針對性隱患排查整治,嚴防各類次生災害。全面加強水利、交通、通信、電力、能源等重要基礎設施的安全防護和安全管控。嚴格落實直達基層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和跟蹤反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