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5月17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屆公眾科學日正式啟動。本屆公眾科學日以“以科學之問 啟未來新程”為主題,135個院屬單位組織近400場科普活動,開放科研場地近400處。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吳朝暉出席公眾科學日主場活動。主場活動融合“科學與中國”“千名院士·千場科普”等科普品牌,開展多場院士專家報告;緊扣科學教育與人才培養話題,邀請北京、香港和西部地區的校長代表和科學家代表圓桌對談,見證科學精神薪火相傳。
院士群體繼續發揮“四個表率”作用,支持和參與科普事業。祝世寧、曹曉風、王赤、何祖華和孫勝利等20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圍繞多個學科領域、多個公眾感興趣的熱門話題開展科普講座、在線問答和互動交流,講解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激勵年輕人投身科學事業。
中國科學院百余個科研院所和三所院屬高校再度“打開大門迎客人”。作為熱門IP《三體》拍攝地,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告訴公眾哪些科幻已“變成”現實;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則開設“哪吒的物理修真課”,通過焰色反應、伯努利原理等實驗秀講解物理原理;中國科學院大學聯動懷柔地區多家研究所營造“共享未來”氛圍,“像素風大科學裝置”主題拍照和“大科學裝置集章挑戰”活動備受歡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4個校區以及上海、蘇州共設置36個科普點;成都分院串聯起興隆湖園區各科研機構,讓社會公眾一站式了解天府宇宙線研究中心、π中心以及山地災害鏈綜合實驗模擬平臺等相關知識;本次活動還特別邀請30余位在京留學生參觀中國科學院科技成就展和力學研究所科普展館。
本屆公眾科學日由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組織實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提供全面支持。
(科技日報記者陸成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