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水金辰
記者從安徽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王曉波教授團隊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邱麗娟、李英慧研究員團隊,解析了關鍵基因對大豆種子油脂和蛋白比例(油蛋比)的調控機制,為高油或高蛋白大豆品種選育提供了新方向。相關研究成果于18日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先進科學》上。
大豆是全球最重要的糧油作物之一。大豆種子可分為油用和蛋白用兩大類,種子中油脂含量的提升往往伴隨著蛋白含量的降低,如何精確調控油脂和蛋白之間的比例以滿足不同的加工需求,是推動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近日,研究團隊整合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和全轉錄組關聯分析技術,在大豆的第20號染色體上鑒定出能夠調控油脂與蛋白平衡的關鍵基因GmSop20。
研究團隊表示,GmSop20可以通過直接激活糖轉運蛋白基因GmSWEET10a/10b的表達,調控光合產物從種皮到胚的運輸,猶如“交通指揮官”精準調控種子碳源分配。研究發現,GmSop20C等位基因在大豆馴化過程中被定向選擇,使栽培大豆油蛋比從野生大豆的0.35提升至0.47。在高蛋白(低油蛋比)品種背景下,敲除GmSop20可使油蛋比從0.24降低至0.19,而在高油(高油蛋比)品種背景下過表達GmSop20使油蛋比從0.57提升至0.64,表明GmSop20對大豆種子油分蛋白含量具有強大的雙向調控能力。
目前,研究團隊已成功培育出蛋白含量高達54%的大豆新品系。研究團隊表示,利用該基因構建的大豆品質性狀精準改良模式,未來既可以為食用油加工企業提供高油大豆原料,也能為豆制品企業定制高蛋白大豆品種,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